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高考制度逐渐成为了许多省市的主流。其中,等级赋分表作为新高考制度下的重要一环,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需要深入了解的焦点。等级赋分表不仅关乎考生的最终得分,更体现了教育公平与选拔的科学性。本文将详细解析新高考等级赋分表的换算机制考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这一制度。
一、新高考等级赋分表的基本框架
新高考等级赋分表主要针对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这些科目的成绩不直接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而是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转换后计入。具体来说,将每门科目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按一定比例划分成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这一比例设置旨在确保各等级考生人数的相对均衡,同时体现选拔的梯度。
二、等级赋分的换算原则
等级赋分的换算过程遵循等比例转换法则,以确保考生的成绩排序在转换前后保持一致。具体来说,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数,分别等比例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换算时,采用线性插值法或等比例转换公式进行计算。例如,某考生原始分为75分,处于B等级内,则根据其原始分在B等级区间内的位置,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其赋分后的成绩。
三、等级赋分表的换算实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等级赋分的换算机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例进行说明。假设某考生化学科目原始分为87分,根据全省排名,该考生被划分至A等级。当年该学科A等级原始分区间为95~84分,赋分区间为100~86分。根据等比例转换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该考生的等级赋分分数。具体过程为:先确定原始分在A等级区间内的相对位置,然后通过公式[(原始分-本等级最低原始分)/(本等级最高原始分-本等级最低原始分)]×(本等级最高赋分-本等级最低赋分)+本等级最低赋分,计算出等级赋分分数。经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后,考生该学科的等级赋分分数为90分。
四、等级赋分的边界处理
在等级赋分的换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边界处理规则。当原始分为某等级最高或最低分时,直接取对应赋分区间的端点值。例如,原始分达到A等级最高分95分时,无需计算即赋予该等级最高赋分100分。这一规则确保了换算过程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五、省份间的差异与共性
虽然各省份在新高考等级赋分表的具体实施上略有不同,但总体框架和换算原则保持一致。例如,多数省份均采用五等级赋分制,选考科目成绩按全省排名比例划分等级后转换。同时,部分省份还根据考生基数、学科难度等因素对赋分区间边界值进行微调,以确保选拔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六、等级赋分的意义与展望
等级赋分表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消除原始分之间的差异,实现不同科目之间的可比性和公平性,还体现了教育选拔的科学性和多样性。通过等级赋分,考生可以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发挥优势,同时避免在某些难度较大的科目上过度竞争。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等级赋分表有望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更多考生提供更加公平、科学的选拔机会。
总之,新高考等级赋分表作为新高考制度下的重要一环,其换算机制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备受关注。通过深入了解等级赋分表的基本框架、换算原则、换算实例以及省份间的差异与共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制度,为考生的选考和备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等级赋分表能够不断完善和优化,为教育公平和选拔的科学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等级赋分如何计算?
答:
赋分制又叫做等级赋分制,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计算成绩,用来统计选考科目的成绩。也就是将学生的卷面总分,按照参加考试人数的排名把一定区域内的学生划分为一个等级。而除了语数英三门学科的成绩依然是按照原始分数计算之外,赋分制的重点在于排名。但因为涉及到考生的选择科目不同,各科的难度也不同,所以等级赋分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学生分数的公平制定。
赋分制和传统高考计分有区别吗
原始分,也就是传统高考计分,只讲成绩,将考生的卷面分合计就可以了,就是实际的卷面分,学生成绩在那里,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所以优点就是直观,只反映学生的卷面得分情况;
赋分制重点在排名,是将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绩,也就是卷面分进行高低排行,在排行过程中,将考生的各科成绩按照分数划分为不同等级,并“赋予不同的等级分”。可以很明显的表现每个学生在总体水平中所处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学生所处等级,并不是考出来的成绩,最终学生能被哪个档次的院校录取,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
赋分的具体规则:
固定的比例及对应的等级、赋分区间。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例1:
某学科考试成绩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5分,则该科目E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20~5】。
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40~30】分(固定不变),
也就是说,原始分【20~5】的考生为E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40~30】分。
极端地讲,假设这个区间某考生原始分为5分,赋分后也能拿到30分。
等级赋分公式:
其中: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
T表示转换分。
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例1:
假设小高同学地理学科原始分为75分,
再假设地理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8~75】,
则小高同学地理学科为B等级;
下面进行赋分换算:
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固定不变),
小高同学考了B等级原始分区间的最低分,
所以小高同学地理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71。
总体来说,等级赋分转换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每科选考人数、考生整体成绩水平都会影响到最终赋分后的成绩。
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成绩的科目,从0到100分的卷面原始分区间压缩到30-100分的赋分区间,整体成绩的区分度实际上降低了。
考生之间若要拉开差距,重点仍在语、数、外及物理/历史,这些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上。
中考等级赋分如何计算?
1、分数按比例转换成等级
考试卷面上的成绩仍为分数形式,但卷面上的分数将保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外公布。同时,各地将根据当地高中教育资源情况划定每个等级所占的比例,然后再将以百分制形式呈现的卷面分数转换成登记。例如:某地根据本地教育资源情况,将A、B、C3个等级所占的比例划定为25%、30%、30%,那么每位考生各门科目的卷面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好序后,前25%的学生将获得A等,A等以下的30%获得B等,B等以下的30%为C等;E等人数一般情况下,应小于2%为宜;C等以下,E等的学生将获得D等。0分、缺考的科目成绩不记等级。
2、如果同一科目出现同分的
这门科目的同分考生将获得相同的等级。身体素质好优先录取关于对“学业考试成绩等级相同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问题,饶颖明解释到,录取时,各批次招生学校在投档考生内,按照考生的学业考试等级排序,优先录取招生计划内90%的考生。
3、剩下的计划
若遇到学业考试成绩等级相同时,则按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等级、享受省定政策优惠、综合素质评定等级、优先学科、综合性评语等顺序,择优录取。
等级赋分如何计算?
答:
赋分制又叫做等级赋分制,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计算成绩,用来统计选考科目的成绩。也就是将学生的卷面总分,按照参加考试人数的排名把一定区域内的学生划分为一个等级。而除了语数英三门学科的成绩依然是按照原始分数计算之外,赋分制的重点在于排名。但因为涉及到考生的选择科目不同,各科的难度也不同,所以等级赋分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学生分数的公平制定。
赋分制和传统高考计分有区别吗
原始分,也就是传统高考计分,只讲成绩,将考生的卷面分合计就可以了,就是实际的卷面分,学生成绩在那里,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所以优点就是直观,只反映学生的卷面得分情况;
赋分制重点在排名,是将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绩,也就是卷面分进行高低排行,在排行过程中,将考生的各科成绩按照分数划分为不同等级,并“赋予不同的等级分”。可以很明显的表现每个学生在总体水平中所处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学生所处等级,并不是考出来的成绩,最终学生能被哪个档次的院校录取,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
赋分的具体规则:
固定的比例及对应的等级、赋分区间。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例1:
某学科考试成绩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5分,则该科目E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20~5】。
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40~30】分(固定不变),
也就是说,原始分【20~5】的考生为E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40~30】分。
极端地讲,假设这个区间某考生原始分为5分,赋分后也能拿到30分。
等级赋分公式:
其中: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
T表示转换分。
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例1:
假设小高同学地理学科原始分为75分,
再假设地理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8~75】,
则小高同学地理学科为B等级;
下面进行赋分换算:
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固定不变),
小高同学考了B等级原始分区间的最低分,
所以小高同学地理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71。
总体来说,等级赋分转换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每科选考人数、考生整体成绩水平都会影响到最终赋分后的成绩。
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成绩的科目,从0到100分的卷面原始分区间压缩到30-100分的赋分区间,整体成绩的区分度实际上降低了。
考生之间若要拉开差距,重点仍在语、数、外及物理/历史,这些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上。
浙江省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算排名?
据了解,浙江高考3门选考科目满分赋分均为100分,按各科当次参加考试人数,成绩最前1%为最高一级,刚好对应的等级赋分为100分;如果你的成绩是前2%,对应的成绩是97分,按照这样的规律,三分一档往下降,最低一档40分,共计21个等级。